主题: 《有趣的咸丰方言俗语》第二季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00:57
  • 来自:北京
  1. 14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只能按照我的截图的顺序介绍,没法按照论文中的顺序了。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01:23
  • 来自:北京
  1. 14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08:49
  • 来自:北京
  1. 14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第29 ,“”,注音为“za53”,咸丰读音包括声调也是完全一样的。《释名》,训解词义的书。东汉末刘熙作。明末“李实”的《蜀语》也介绍当时四川“遂宁”有此说法。说明至少东汉末年,已经有写作“从“鱼””的写法了,李实说:“以米撒盐椒酿肉鱼曰鲊”的说法,基本诠释了“鲊”是一种“腌制”食物的方法了,这种腌制方法至少可上溯至东汉末之前了。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11:31
  • 来自:北京
  1. 14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些我以前都提到过的。这次需要注意的是,一、建始称“广椒”,咸丰称“海椒”,恩施方言也多称“广椒”,这里面可能隐含了某些信息的;二、建始有“酸鲊肉”,咸丰则好像是没有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14:51
  • 来自:北京
  1. 14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咸丰可称“鲊”的方言,指腌制食物的好像只有:“鲊海椒”(又可称“鲊辣子”)、“鲊辣糊”,另有“鲊包(儿)”指礼物、小点心等。其他好像没有听到过其他关于“鲊”的食物和做法。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19:18
  • 来自:北京
  1. 15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过一些纪录片,好像贵州一带某些地方有“鲊肉”或者叫“酸鲊鱼”之类的食物;而广西有些地方也有“鲊肉”、“鲊鱼”、“鲊鸭鹅”之类的食物,且说“鲊”的时间越久食物愈加“醇香”。有关联的地方是,广西有不少地方也是说西南官话的,还看到了《鼎罐》和《铁三角》这种我们咸丰过去也有的“炊具”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31:42
  • 来自:北京
  1. 15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或许在东汉之前,更早的字或许是“酢”或者“胙”,又或是统称的“祚”字,从“酉”多指“发酵”(有“酒香”、“酒味”)之意,从“月”指腌制的食材是“”,而从“示”(“祚”之左边部首)表示是“祭祀”时所用的食物。这些字的“核心词义素”或者叫“字根”都是“从“乍””的,加了不同的“偏旁部首”分别指为了不同的情况而加以“区分”的。“油炸”的“炸”的词义或也有关系,是后来“衍生”出去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34:41
  • 来自:北京
  1. 15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为何咸丰没有“鲊鱼”、“鲊肉”、“酸鲊鱼”、“鲊鸡鸭鹅”等食物腌制方法,或与当年移民或生活条件有关。类似咸丰“豆豉”做法相对简单,而江西有上二十来种不同“豆豉”做法,道理差不多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37:26
  • 来自:北京
  1. 15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或许当年我们地区只是一个移民的“中转站”而非《终点站》或叫《目的地》,加上实在偏僻,条件太艰苦了。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40:02
  • 来自:北京
  1. 15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鲊”这种腌制食物的方法,或许能够上溯到中国历史的《上古》时期,而今更多保留在说西南官话的民俗之中了。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46:23
  • 来自:北京
  1. 15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第30条,“睩”,这篇博士论文的注音为“lu22”,如果其解释“瞪眼”符合咸丰方言说话的话,这个读音也是基本符合我们方言读法的,读“阳平”,类似普通话的“二声”转来的。(蒋静的建始方言“阳平”调值为“11”,王树瑛的《恩施方言》里的“阳平”调值也标作“22”。咸丰的阳平调值或许也可以标作22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48:57
  • 来自:北京
  1. 15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咸丰方言里说法和建始基本一样的,例如:“你眼睛一“睩”起,要搞么子哦?”类似另一个说法,“撑眉鼓眼(儿)”,“撑”或作“睁”字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55:11
  • 来自:北京
  1. 15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另,类似“绿”、“六”等字,在四川方言中多读“lu”音,而更靠近湖北方言的多读“lou”音。比如四川内江的“一二三四五六”的“六”读“庐”音,而不读“楼”音,咸丰则读“楼”音,少读“庐”,说明我们咸丰方言在这一类词读法上多是与四川某些地区有区别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0:59:57
  • 来自:北京
  1. 15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六”、“绿”等字读法不同或许反映历史上不同移民的来源不同,有点意思。武汉话“绿色”读成“楼色”(咸丰话则应读“庐色”),安徽的“六安”按照当地习惯是要读成“庐安”(若按咸丰习惯则读成了“楼安”)。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1:01:43
  • 来自:北京
  1. 15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再说一个,见朱芸博士论文的一个说法。可以确定这种说法的两个字的写法。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1:02:21
  • 来自:北京
  1. 16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1:03:46
  • 来自:北京
  1. 16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第9,“撇脱”,其建始方言注音看,读法和咸丰完全一样,两个字都是“阳平”调。意义也一样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1:05:38
  • 来自:北京
  1. 16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既然有学者认为(这个好像也是一个博士论文的说法,但道客巴巴里我没有查到)“撇脱”是赣方言的“一级特征词”,至少说明赣语里这种说法很普遍。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1:07:56
  • 来自:北京
  1. 16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南宋朱熹是今江西安徽一带的人。有点奇怪的是,从他的话里看,“撇脱”不太像生活用语,更像是佛经里的“术语”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2/21 11:10:01
  • 来自:北京
  1. 16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反正,我们方言里说法记作“撇脱”有一些道理,且多与赣语和江西移民有关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