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有咸丰有特点、有意思的谚语和方言吗?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4 21:52:40
  • 来自:北京
  1. 10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据《中国酿造》杂志说:“四川豆豉的做法,是从江西泰和传过去的”。从江西泰和的邱氏到四川潼川开设“邱正顺”专门做水豆豉,到现在已经330多年了。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4 21:55:45
  • 来自:北京
  1. 10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豆豉是江西历史悠久的土特产,传说在汉代就有樊少翁在南昌办过“豆豉场”。现在还有江西南昌做豆豉的在春节期间在“霉房”供奉“先师樊少翁之灵位”。视其为做豆豉的祖师爷。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4 21:58:55
  • 来自:北京
  1. 10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江西豆豉的主要原料是黑豆。品种有十多种之多:甜豆豉、汁豆豉、菜豆豉、水豆豉、家乡豆豉、姜辣豆豉、葡萄豆豉、大众豆豉、谈味豆豉、五香豆豉等。我印象中在咸丰只吃过水豆豉和辣的干豆豉,超不过三四种。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4 22:00:12
  • 来自:北京
  1. 10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来咸丰处在川鄂古道上,受江西人的影响比较大。或者江西移民本身就有很多扎根下来了。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4 22:06:14
  • 来自:北京
  1. 10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在清朝初年乃至民国,江西人做生意的很多,不论是走川鄂古道,或是从湖南沅陵走川黔古道,甚至清末数次“川盐济楚”,江西人从四川往湖北、湖南,当然还有他们的老家江西,往来应该很频繁。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4 22:08:00
  • 来自:北京
  1. 10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比较可疑的食品还有红苕和洋芋,甚至糍粑,玩的龙灯都有可能是江西人带过来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4 22:11:13
  • 来自:北京
  1. 1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说法,四川、重庆人吃辣的,也是江西人从湖南或者贵州这个方向带进四川的。也是啊,贵州的北部和湖南的大部,湖北西部都是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途径路线之上的。这些地方普遍吃辣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4 22:17:40
  • 来自:北京
  1. 1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说法中比较靠谱的是,四川的郫县豆瓣是江西人做出来的,郫县是江西人移民比较集中的区域。四川在江西人到来之前是没有这种吃法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4 22:20:12
  • 来自:北京
  1. 1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们鄂西地区很少看见有吃豆瓣酱的,这多半是因为这种吃法江西多半也没有,是江西人到四川之后,采用当地的材料做出来的,我们只是在半路上,所以很少这种吃法。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4 22:25:56
  • 来自:北京
  1. 1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如果谁家的家谱里有祖上来自江西吉安或南昌两府的,那多半就是这个移民大潮中的一部分了。四川和重庆的很多的“黄姓”号称“豫章”黄氏,是诸多移民中的大姓了,都是来自江西的。我们咸丰有很多黄姓,有来自麻城孝感乡的,还有所谓“江夏黄”,应该还有“豫章黄”,多半都是移民中在咸丰扎根的。
  • 更不会爱
  • 发表于:2018/1/5 8:03:50
  • 来自:广东
  1. 11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顶~!



http://www.szxhuv.com/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5 22:06:42
  • 来自:北京
  1. 11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同治版《咸丰县志》里记载:咸丰县在清朝末期还有很多的寺庙、道观、尼姑庵,其中还有江西人供奉的万寿宫,湖北人供奉的禹王庙。现在看不到,多半是后来给毁了。好像还有个蛮王庙,但没看清在哪里,是咸丰还是鄂西其他地区。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8 9:11:58
  • 来自:北京
  1. 1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8 9:12:37
  • 来自:北京
  1. 11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你们看看是不是咸丰的“合渣”?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8 9:13:46
  • 来自:北京
  1. 1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传说武陵蛮的一支历史上到了秦岭附近,现在那里的人吃的一种食品看起来很像合渣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8 9:22:37
  • 来自:北京
  1. 12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8 9:25:51
  • 来自:北京
  1. 12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9 16:14:59
  • 来自:北京
  1. 12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9 16:21:15
  • 来自:北京
  1. 12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是同治版《咸丰县志》影印件,说明了几个事:首先是明末清初,即“国朝”之前(当时还没有咸丰县,只有“诸蛮”),从未遭“劫乱”的五千“烟民”下降到只有“四百”户。人口损失92%,只剩下原来的8%左右(或死或逃)。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9 16:29:56
  • 来自:北京
  1. 12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国朝”之后,所谓“旧管新收”之后,多半是在清初鼓励“垦荒屯田”移民政策之后,人口已经达到18074户,后又到了“阖邑”(即全县)18384户。县治成立之初是几个部分合并而成的,假设按3——4倍乘以原来的400户,不过1500户左右。这里面外来人口(即使除去逃往外地返籍的人口)基数也是非常之大了。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