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土家哭嫁歌

  • 让你依赖一辈子
楼主回复
  • 阅读:127282
  • 回复:12
  • 发表于:2018/2/25 8:44:02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咸丰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哭,谓之哭嫁,是这个民族的一个传统习俗,是一门传统技艺。一般从十二三岁姑娘开始学习哭嫁。过去,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现在,哭嫁仅在僻偏的山寨还保留此习俗。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娘,被人称为聪明伶俐的好媳妇。

哭嫁是有专门的"哭嫁歌"的,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及明《思南府志》记载,在秦汉以后即有土家族人在此开垦耕耘、繁衍生息。古时候,土家族的婚姻比较自由,只要男女双方愿意,并征得族中宗族主的准许,便可订亲、婚娶。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土家族的自由婚姻和其它民族一样,也逐渐被包办婚姻所替代,也讲求"父母之命、媒约之言","门当户对"等条件。这时,土家族姑娘对包办婚姻不满而衍生的哭嫁现象就逐步表现出来并发展成内容很丰富的文化现象。解放以后,包办婚姻的现象才得到基本遏制。不管婚恋形式如何,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向前来贺庆的亲朋好友献上一曲曲悲欢离合的哭嫁歌,这种亦喜亦悲的挥泪恸哭亘古不变。

哭嫁歌听其音是哭,究其谱却是唱,琢其意则意蕴丰富。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开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开始哭的。

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在出嫁的前一天,亲朋乡邻都前来祝贺和哭别。新娘家要邀请新娘九位最好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叫"十姊妹会"。十姐妹聚齐后,新娘家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摆在堂屋中间,比新娘年长的坐上方,与新娘年龄一般大的姑娘坐两旁,新娘坐在姑娘们中间。哭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姐妹友情,也有鼓励、劝慰的话语,倾诉心中的情感。哭也是一种友好,一种礼貌的表现。

当然土家族的哭嫁也分为真哭和假哭。

真哭是因为土家族在前些时代都是住山里,交通不便,出嫁之后难得回家一次看望亲人;另外就是因为那时候很多的女生靠媒婆介绍,很多的对象都是未曾谋面,更不用说对方的性格等等,女生担心出嫁找不到好对象。

假哭是当地土家族信奉神灵,寓意出嫁前将泪水哭干了,出嫁后尽是幸福的日子,再也不用流泪了。

据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先后整理出版的三个《哭嫁歌》的"本子"看,这部民间长诗大体上分为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哭媒人、哭嫁妆、哭辞祖宗、哭上轿等10多个部分,长达数千行。








  
  • 楚蜀大盗
  • 发表于:2018/4/3 12:59:44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哭嫁其实是以往土家女儿婚前学习,由于古代土家儿女很少读书认字,一般在12岁时就开始学习哭嫁,内容包括道德、伦理,孝道,简单算术,操家理事,家庭事务管理,出嫁当天就是通过前一段时间言传知识考试,主要有娘家族人评判,若哭得不错,跟娘家人长脸,也有利于将来的婚姻生活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2:18:03
  • 来自:北京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哭嫁”习俗在咸丰倒好像真有,小时候记得“闺女”出嫁,娘家人和新媳妇儿就得哭,多半真哭的多假哭的少。其实有人说“哭嫁”习俗部分反映了古代“抢婚”习俗,至少是过去“婚嫁”习俗的一部分,时间不是一般的久远。看纪录片说原始部落多有“抢婚”习俗,不管是非洲的还是其他的原始部落,什么“三月三”、“走婚”等都是上古时代婚嫁习俗的遗留,还有马上民族的“射箭”订婚、鞭打订婚等都是原始社会婚嫁习俗的遗存。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2:20:42
  • 来自:北京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各个原始部落几乎都存在过“抢婚”的习俗,现在非洲某些原始部落至今还有。青年男子伙同一帮子人,将看中的姑娘从她家或是半路上就抢过去了,娘家人的“哭”是必然的了。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2:23:31
  • 来自:北京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西南地区过去是“蛮夷之地”,多少数民族,“原始社会”阶段的存在了很长一段时期,距今时间也比较近。所以,“哭嫁”与“抢婚”习俗能够对应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2:24:57
  • 来自:北京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至于说女孩儿从小就要学习“哭嫁”的说法,有点说不通,小时候也没在咸丰听到过这个说法。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2:26:04
  • 来自:北京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们婚嫁习俗中的“背媳妇儿”,也多半应该是“抢婚”习俗的一部分遗留。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2:29:08
  • 来自:北京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至于接亲中的男方,要多组织青年男子上女方门,还有一些“被(女方)阻拦、刁难”的仪式,从某种程度上表示了一种“敌意”、“敌对”的意思。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3:04:12
  • 来自:北京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至今还能在非洲部落里的“抢婚”习俗大概有这个几个过程:一、是的过程。多半是青年男子成伙成群的去“抢”一个“新娘”做某个人的“女人”;第二、当然是女方“找”的过程,也组织一帮人,要去找到谁抢了自己的女儿,要么找到了,要么没有找到;第三、男方上门的过程。如果不是绝对的敌对部族或对头,一般会上门“提亲”。第四、讲价讨论怎么办的过程。要么还回来,要么干一仗,要么就是“讨价还价”————“赔”嫁,通常是抢人的一方“赔”一些物品,是牛羊或者其他物品之类的,这个过程可能有第三方——酋长或双方都有交情的人参与。第五、“赔”嫁之后,这段“婚姻”就大概算是成立了,双方就算是“亲戚”了,有了一个从“敌对”到“友好”(亲戚)的过程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3:06:37
  • 来自:北京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些略有不同的细节,如有的,如果女人一年之内没有生孩子,要把这个女人送回她父母家。或者住在娘家,直到生完孩子才能到男方家,才算是落户男方。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3:08:23
  • 来自:北京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摩梭人”的“走婚”形式,也有原始婚嫁习俗的影子在,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原始的“婚俗”形式。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3:12:50
  • 来自:北京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所以,为什么要叫“赔”(或许“陪嫁”本意就是“赔”而不是“陪”,改成了男方的“聘礼”,其实本意就是“赔”),为什么要“哭嫁”,为什么要“提亲”,为什么有了后来的“媒人”(第三方),为什么男方上门时,女方要“刁难”,等等,按“抢婚”习俗来说,似乎都能够说通的。后来不“真的”——-“抢”了,但把整个过程用另外的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了。
  • 青龙山人
  • 发表于:2018/5/22 13:13:36
  • 来自:北京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家之言,说得通说不通的大家自己琢磨吧!反正有这种说法。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