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有咸丰有特点、有意思的谚语和方言吗?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5 15:03:55
  • 来自:北京
  1. 5236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5 15:03:16
  • 来自:北京
  1. 5235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时间并不很早,2017年的,而且《方言》很权威的杂志。有一定的水平。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5 15:02:05
  • 来自:北京
  1. 5234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5 15:01:31
  • 来自:北京
  1. 5233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来下载的一篇文章,昨天翻了一下。说西南方言的“常鹤片”,其中就有恩施地区的一个县“鹤峰”。通常认为鹤峰和恩施其他市县方言有些区别的,但应该很近的,可以参考。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1:04:45
  • 来自:北京
  1. 5232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哒,就这么多哒,回见。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1:04:10
  • 来自:北京
  1. 5231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了,这篇关于咸丰方言的文章比较短,只有两张,所以叫“记略”,里面“硬伤”有几个,但可以参考。也是我目前找到的第一个直接说咸丰方言的一篇文章。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1:02:01
  • 来自:北京
  1. 5230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1:01:10
  • 来自:北京
  1. 5229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昨天也好像发过,但是第3条的总结有点问题的,也应该是“相混”结论比较符合实际,从几个研究恩施各市县的方言书来看,说法都不太一致,或许正是声母“h”和“f”的“混读”情况,可以证明恩施地区各地方言的一个演化方向和演化过程,需要考证。再加一个“v”的读音比较有特点,也可以参照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57:24
  • 来自:北京
  1. 5228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55:13
  • 来自:北京
  1. 5227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般的方言书里,除了这个“严”字,还有一个“酽”字,比如非常浓的茶就称“酽茶”,这个不是方言词汇,可能是古代某个时代的“通语”了,不单是我们地方有这个说法的。但是和“严”字一样,用俗字的话,我们读出来就成了“念茶”或“练茶”,声母在“n-”和“l-”之间不大分得清楚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51:04
  • 来自:北京
  1. 5226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截图可能昨天发过,今天说的是第5条,“严”字,包括川蜀方言在内,很多方言书都研究这个字,有的记作“nian”,声母到底是“n-”还是“l-”,在这个字就有疑问,到底我们方言有没有声母“n-”,似乎从这个字的读法里就可以体现,但是区别非常细微,所以说“相混”比较准确,而不能完全说没有声母“n-”。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46:45
  • 来自:北京
  1. 5225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45:58
  • 来自:北京
  1. 5224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第6条,说的是“零声母”字,其实有的就是“以辅音开头”的字,也可以记作“ng”,如“安”、“恶”、“鹅”、“饿”等。很早前提到过的,这里面其实还有点细微的差别的,老北京方言就是按照4个“以辅音开头”的字的细微差别来划分为更小的三个小片的。我们方言里可能也存在很细微的差别,不是一笔带过那么简单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40:56
  • 来自:北京
  1. 5223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截图的第4、7条我看不懂,太专业了。第5条,就是说我们方言里没有“zh-”、“ch-”、“sh-”只有“z-”、“c”、“s”,这个应该是对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37:59
  • 来自:北京
  1. 5222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34:45
  • 来自:北京
  1. 5221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怎么回事,发不出去截图了。有一个截图,说重庆“秀山县”方言里的“秀山话”的四个调值,阴平调标的调值也是55,但下面有个标注,“阴平调值实际为45”,也不是445。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31:31
  • 来自:北京
  1. 5220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30:19
  • 来自:北京
  1. 5219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关于咸丰方言四个声调说法没有问题的,我们方言好像没有“入声字”读法,而黔江好像是有的。调值中至少关于“阴平”调调值为“445”的标法,应该是错误的,西南方言中极少阴平调(也就是拼音中的“一声”)标“445”的,多半是标“55”调,而且是西南方言中认可读最高的一种标法,起码90%几以上都认同的。应该改为阴平:调值为“55”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24:44
  • 来自:北京
  1. 5218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12/4 10:23:55
  • 来自:北京
  1. 5217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还是把昨天提到的目前我唯一看到的关于咸丰方言的文章,甘肃天水人写的,继续把截图发完。这个截图反映了,这篇文章只有1个发音人,且在恩施呆了四年,所以权威性值得商榷的。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