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听老丁讲故事】这是他大半生的峥嵘岁月,也是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变迁!

  • 山 魂
楼主回复
  • 阅读:12188
  • 回复:0
  • 发表于:2018/3/1 15:59:50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咸丰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24

02-2018

谭老2017年近照

初次见到谭文会,他就给人与众不同的印象:接近九十高龄的老人了,仍然走路身板儿挺直,坐在哪里也是正襟危坐,双手置于膝盖上,不苟言笑,时时处处仍然一副军人范儿!

LEARN MORE

志愿军战士谭文会的苦乐人生

文:丁德煜 


1929-1949


1、耄耋高龄的谭老经历了民国时代、新中国毛泽东时代、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后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过程。他的苦乐年华,我理解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2、谭文会1929年4月23日生于巴东县清太坪镇黄土溪 。他从七岁发蒙,读四书五经,学孔孟之道。


3、11岁时,谭文会的父亲谭远烈因为抽大烟,还在自家地里种鸦片,被抓去坐牢,死在牢里。裹着一双小脚的母亲,拉扯着谭文会姐弟妹妹,种两、三亩地为生。母亲知道文化的重要,在父亲的灵柩前,母亲一边哭诉丈夫的不是,一边承诺,一定要让谭文会吃文化饭。


4、“哪怕是讨米,也要让孩子读书”。


5、在学校,谭文会不仅学习到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为人要正直,要诚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国家尽忠,为父母尽孝等等理念成为他的一种自觉,而且铸就了他后来对儿女的教育理念。


6、随后,母亲给他讲了一个大媳妇,帮搞劳动。媳妇大6岁,每天还送谭文会去上学。学堂设在国民党的保长家,有一次,保长骂谭文会烧洋芋把他火刨熄了,把他毒打了一顿;15岁的学生娃儿还被逼到陡峭高寒的绿葱坡去修了一个月公路;回来时又遇到姐姐出嫁后跟婆家嫂子打架。谭文会被传唤到警察所,污蔑他参与了打架,把他抓起来毒打了一顿,还关了半天才放出来。这类事情使他从小心里就痛恨剥削阶级,向往公平正义。他想报仇,又没有力量,只得隐忍。17岁时他被送到清太坪中心小学读书并在那里毕业。


7、毕业后,谭文会还是希望掌握枪杆子,报仇,希望有个穷人的出头之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有个叔叔叫谭远强,在黄埔军校任教官。1948年,他去投奔叔叔,顺利进入黄埔军校军官教育队训练学习。他和同学们快从黄埔军校毕业时,学校就接受了起义。谭文会知道***、解放军是老百姓的救星,兴高采烈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清楚地记得,这天是1949年12月8日。



谭老夫妇早年的合影


1950-1956


8、1950年,学校改为西南军政大学,专门学习政治、军事、劳动,学习社会发展简史。经过5月、6月两个月的学习,武装了头脑。谭文会由一个只想着为个人报仇、改变个人境遇的蒙头小伙变成了呼吸着清新空气、开阔了视野、积极为大众去奋斗的有志青年,他兴致勃勃地投身成渝铁路建设。一个月以后,上级来人召开动员大会:美帝国主义要侵略朝鲜,要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我们中国要出志愿军,保家卫国。他毫不犹豫就报名参加了志愿军,编入60军180师539团2营5连。


 9、由于有文化,能写会算,他被分配到连部当军械员。部队从成都出发,在陕西宝鸡过除夕,所谓过年,也就是一桌一盆蔬菜,里面杂有少量猪肉而已。之后,经西安、东北入朝,在鸭绿江边的丹东修整了一段时间,补充武器和弹药,因为他是军械员,全连的这些由他管,发给每个战士150发子弹,四个手榴弹,还有一个四、五尺长的布袋子,装的炒面,路上不开伙,饿了吃炒面。发的步枪是苏式的水连座步枪。机枪手是发的苏式转盘机枪,时间是1951年2月份。


10、有一天,谭文会收到母亲的家书,信中说:打他的那个警察所长被枪毙了、保长也被枪毙了。谭文会非常高兴,立即把这个喜讯与战友们一起分享,并且表示,***帮我报了仇,我已经心无旁骛,在前方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国家效命疆场。连长王少青在旁边听着,非常高兴。


11、到达新义州时。由于是晚上入朝的,所以就看到前面到处有烟火,原来,那是敌人打的燃烧弹,山上有火,路上有弹坑。战士们带着很重的装备,部队白天就住在山沟里,傍晚就出动,连夜急行军。走了大约10多天就碰到敌人,听说前面是土耳其旅。我军迎头痛击,敌人摧枯拉朽,节节败退。这时带的炒面许多人也吃完了,又缺水喝,饥、寒、渴交迫。再过10天左右的时候,60军就接近汉城了。我连突然遭遇敌人,乒乒乓乓就开打,急切之间与武装到牙齿的家伙对阵,血肉横飞,战士成片倒下,部队损失惨重,上级严令撤下来,63军接防。


12、60军退下了以后,就住在一个山谷里修整,补充了四川新兵训练,经过一年修整,1953年开始“夏季反击战”,就是在99.2高地打防御战。


13、战前,谭文会参加了连部防空洞的修建,带头挖洞,用木棒铺设顶棚并夯上泥土,防止垮塌。谭文会说“在朝鲜三年里,我们都没有住过房子,所以现在膝盖都要随时保护好,稍微受凉,就痛得开不了步。我比坑道里面的战友们还好点,有时有一块木板作床铺。”


14、经过战火的熏陶,谭文会这个有文化的忠勇青年,很受连长青睐,并创造机会锻炼他。当然,战争年代、真正的***员的青睐也是很特别的。一如岸英的父爱,那是让你在血与火中去洗礼的爱,那是用生命为代价的爱,那是让你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爱。


15、连队指挥部搭建好以后,连长说:“军械员!你到前面去把各排各班的火力点布置一下。”谭文会手持连长交给他的一把手枪,冒着周围“嘘嘘儿”直叫的密集弹雨,一会儿猫腰小跑,一会儿匍匐前进,穿过敌人两道封锁线,才到达阵地。战士们看见他都很亲热,那样严酷的战斗---今天见了明天不一定还见得上。谭文会仔细一看,战士们都很英勇,很及时,战壕哪,射击孔哪,都弄好了。只需稍作调整。检查过程中,他看到有些战士的鸡蛋粉和饭都没有吃。就问:你们怎么不吃呢?


16、“军械员!我们只想喝水。吃不下去”


 17、谭文会跟大家打过招呼,哽咽着别过脸去,顺势往回冲突,向连长复命:火力点是怎么设置的,怎样防止敌人的进攻,战士们没有水喝,连炒面都难以下咽。


18、几次敌人的进攻都被打退。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武器弹药大多数还是苏联老大哥的,我们志愿军战士就是凭着理想信念的支持、以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的疯狂进攻。三天后, 5连伤亡惨重,只得换防,由6连顶上去。当时敌人的炮火把一个猫耳洞打塌了,一个战地记者被埋在里面,动弹不了。他有气无力地喊,“同志,帮我刨一哈嘛。” 听到有人在喊,谭文会就从另一个防空洞跑出来了,就去刨,刨出来后,也没有记住他的名字。他就回去哒。那时的人就这么实在,也没有想到问问人家名字,联络联络感情,来一句什么“后会有期”呀什么的。



谭老早年与家人的合影


19、连长耳闻目睹了谭文会在战场上的英勇壮举。这一场恶仗下来,营里召开表彰大会,谭文会受到表扬,连长还亲自介绍谭文会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谭文会激动不已,这一天浓墨重彩地载入了谭文会记忆的史册,不退色,不丢失。这一天,是1953年7月15日。谭文会,时年23岁!


20、几十年过去了,很多战斗情景谭文会都仍然历历在目。可惜谭文会不是个健谈的人,经历过无数次枪林弹雨,早已将生死看得很平常,讲起战斗来,远没有他起义时、入团时那般的激动,那般眉飞色舞。在阵地上,敌人的炮火异常密集,只听到机枪哒哒哒地响个不停。要冲破敌人的火力封锁,就要乘敌方机枪手停息的瞬间才能冲赶过去,否则就会牺牲。许多送弹药的、送饭的、送水的都送不上去,半路上就牺牲了。有时战士们们追击敌人途中也碰巧踩着敌人软绵绵的尸体;有时,追击中或者撤退中,我们的战友牺牲了,只好慌忙用皮线把双手捆起,双脚捆起,找根木棒从手脚中穿过去,抬起就跑,不容思索,不容犹豫。战斗就这么艰苦,就这么激烈。


21、五次战役时,5连在汉城附近又同土耳其军不期而遇,这回没有捞着便宜,连队退出战斗时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22、这就是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的新中国来之不易的注脚。人打没了,只好修整,又招了新兵进行训练。真正的前仆后继。1953年,5连再次复仇,上级命令5连坚守99.2高地,打防御战,敌人多次进攻,都被战士们打得鬼哭狼嚎,最后只留下东倒西歪一具具尸体败下阵去。


23、许多时候,没有炊事员做饭。饿了就吃炒面,吃炒面没有水,就一口炒面一把雪。有时有水也喝不了,因为水壶已经结冰;夜行军往往在后半夜,战士们很疲劳,背包一放就可能睡着,谭文会就赶快与文化教员组织拉歌,醒瞌睡,振奋战士们的精神。有时,敌人的飞机飞得很低,对战士进行扫射,战士们立马就爬在公路边、水沟里。


24、经过全军将士浴血奋战,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订。


25、我奇怪的是,作为一个普通战士,谭文会在回忆中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战斗,都没有细节描述,而对于一些重大的时间节点,记忆却总是那么的清晰。我脑海里忽然冒出一句话:祖国在我心中。


26、初中的时候,到舅舅家里去玩儿,我读到过未央的一首诗,“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我天真地推测,谭文会他们回国时一定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姑娘小媳妇满街遛秧歌,红绸漫天。结果,谭文会平静地告诉我,“我们是隐蔽地回国的”,坐火车在安徽、浙江一带就下车了。他们后来又被安排到浦口修建营房。1956年才复员回到巴东。



谭老早年与家人的合影


1956-1958


27、不久,听说要招考一批公职人员,考场设在巴东,谭文会立马就去报考,并顺利考上恩施木材公司,考生包括当时一批初中应届毕业生、社会青年,100多人中,谭文会成绩名列第一。这就是说,谭文会并不仅仅是因为抗美援朝回来有功劳,特地享受了优待、安排。


28、由于随时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献身精神,上班不久,谭文会就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公司与林业局合并后,又被选为林业局团总支组织委员。随后,公司派他到武汉财会培训班去学习3个月。农历腊月份,按照新社会的要求,母亲为谭文会解除了童养媳婚约,新找了女朋友,随后他们简单地结婚了,妻子杨明全调到咸丰园艺场当农工。


29、闲暇之时,谭文会有时半夜醒来,品味自己之前的人生,觉得也算是幸运的了:挣断了旧社会给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为国家效力的新平台有了,小家庭也有了。感动之余,他想到:我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立志保卫世界和平的人,我要生他一大群孩子(当时还没有计划生育的概念),让孩子们继续我的理想,保卫世界和平,为国家做事。于是他设想,我的孩子们起名就要包括保卫世界和平的意思。


30、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军人,谭文会虽然有文化,但是仍然不习惯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但是他有情有义,有一定远见。趁着刚结婚,他马上把爱人她送到学校去读了一段时间的书。

   

31、1958年1月,大儿子降生,起名谭保民;随后,二儿子起名谭卫民,三女儿起名谭世民,四女儿起名谭界民。五儿子起名谭和平。保卫世界和平,齐啦!


32、盘5个孩子,那个年代比较艰苦,工资不高,细娃不少。但是他,痛并快乐着!



谭老早年与家人的合影


1958-1976


33、保民出生不久,由林业局系统组织民工在两河口修公路,从荆州调来1000个多民工。谭文会临时被委任为第一中队长,下辖三个连。他吃住在工地,把各连队组织得井井有条,加强思想工作,稳定队伍情绪。期间,其他中队不断有人偷跑。开会征求意见时,许多人都要求谭文会去他们中队负责。谭文会说:他这一生中有三次幸福时刻,这算一次,这证明他的组织工作有成效,得到群众信任。第一次是在朝鲜时在战场上,火线入团,这说明上级政治上信任他。第三次是1970年代,他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每调动一次,他所联系的生产小队都会被评为红旗单位。原因很简单,他支持群众在房前屋后种瓜种豆,更没有把这些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连根拔掉;他鼓励群众开展小段包工、实行弹性工作制,群众积极性高涨,生产大踏步前进。到年底,他联系的小队分粮多、分肉多、工分值高。虽然原因很简单,压力却巨大。因为这正是林彪、“四人帮”得势,推行极左路线的政治高压期。我们现在经常讲领导干部的担当,什么叫担当?!这叫担当。谭文会只认一个死理儿:***带领人民闹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吃饱饭,过上幸福生活。


34、1960年代初“家属下放”,妻子杨明全回巴东老家黄土溪,在思念中独自带着孩子苦撑苦熬。1962年,调到新场粮管所的谭文会将爱人接来,落户当地生产队,实际上是当无业家属,开了个缝纫铺。1965年,他又被调到清坪粮管所狗耳石粮店。


35、文化大革命发生后,谭文会不可避免地经常被戴高帽子游街,遭到捆绑吊打。1967年,鉴于当时的动乱形势,为了防止爱人受牵连,谭文会再次把爱人送回老家。1973年的一天,谭文会给清坪区委分管机关的王水清委员请假,说要回去看望一下妻子。王水清很同情他山重水复、天各一方的境遇,叫他把妻子接到清坪来,暂时住到敬老院空余房间里面。谭文会依计而行。他当时是区委驻柏杨坪农村工作队成员,就给大队干部商量,把妻子的户口落实到了白杨坪大队大石板小队。也不能长期占用国家房子啊!于是,谭文会带着十六、七岁的大儿子天天搬石头,挖走泥土,平整地坪,修房子。一家人终于在咸丰有了一个“窝”,团聚到一起。


36、多年的战地冻馁,多年的两地分居,多年的艰难困苦,却没有改变谭文会投奔中国***以后的信仰。曾几何时,孩子们想参加工作,不要你;想参军,不要你;想考学,不要你。谭文会有时也觉得自己其实被整得冤枉:我自己是贫苦出身,奔黄埔就是想为自己找一条活路,我只是个学生,又没有当官,国民党部队我也还没有去。当然,后来也没我什么事,照常干党的工作,直到退休,颐养天年。


37、文革结束,上级找他谈话,文革是搞错了。他大度地说,错哒,算哒呢!



谭老爱人落户清坪时自己修的住房


1977-今天


38、谭文会不但严于律己,而且对孩子们的要求、教育也严格。要他们从小努力学习,要务正业。既然都给孩子们起名保卫世界和平了,开弓没有回头箭,那孩子们长大后要为国家效劳,为国家着想,为人民着想;不光考虑个人,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所以后来5个孩子成长起来都不错。都能吃苦,都能争气;对国家态度端正,做生意、干工作都踏踏实实,为人不拗耳蛮筋,不好吃懒做。


39、谭老说“人不怕穷,要不怕苦,不怕累,今后才有前途。我也有军阀作风,孩子不听话我就要打人,所以五个细娃都怕我,我是说一不二,不听就不行。所以长大后,一个二个的都比较有出息。”


40、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为国尽忠无可挑剔的谭文会,作为父亲同样是够格的。1977年,一声春雷,唤醒祖国大地。小平复出后,恢复考试制度。当时农村土地还没有到户,谭文会找队长给谭保民请假四十天,搞复习,还到处去给他收集高考资料。保民也争气,考上了县师范,之前一些人说,请四十天假,要是考不上呢,怎么办?他说,不管怎么样,要鼓励孩子去拼搏啊,有追求就有前途啊。由于谭保民积极教书育人,成绩优异,后来县教委还推荐他上了教师进修学院。


41、他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为孩子们想方设法找出路。谭保民走出去以后,他又想方设法让二儿子“接班”;他鼓励谭世民使力读书,考大学,结果没有考上,家里缺吃少穿,没有劝她复读,但还是为她助力去刺绣厂求职。改革开放后,世民慢慢学做生意,开起了批发部。后来,谭老的夫人开始染病,在病床上时刻念叨、发愁:和平还没有饭碗呢。谭老又四处找人,为谭和平落实相关政策。谭和平下岗后也开批发部,也搞得很不错。


42、谭文会时常感叹,还是改革开放政策好,富民政策好,五个孩子都有钱用了。不像原来,这也不准干那也不准干,那他就奔不出来了。像老四,她不一定非要在县城就业,她到清坪镇街上去发展,慢慢地,现在也在城里买了房,都不错。


43、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继承德业双馨家声。现在,孙子辈更是赶上了好时光,人人有书读,个个有前途。有的成为研究生,有的还攻读了国外名牌大学硕士学位。


44、其实,这也体现了谭老始终把自己看成普通一兵的百姓情怀,不居功,不任性,不跋扈,只要国家创造一种让百姓自食其力的宽松环境即可。


45、这,就是谭文会!



谭老2017年夏与家人的合影

我们衷心为谭老感到欣慰

兰桂腾芳逢盛世,功臣寿考过期颐!

作者简介:

 丁德煜男,祖籍咸丰,1957年生, 1980年毕业于恩施地区师范,1989年毕业湖北大学(函授),1998年调入咸丰报社任记者,2003年调入咸丰县电视台任记者。省、州、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州、县作协会员。从报社起开始文学创作,有散文、古典诗词歌赋、随笔散见于多种报刊杂志。古文功底较为深厚,主打散文,其散文特征为幽默诙谐,小说亦偶尔为之。近年来,移情民间文学,广泛涉猎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小调、山歌、田歌、打夯歌、情歌)民间说唱(三棒鼓、连箫、采莲船)民间诗歌(竹枝词、打油诗、顺口溜);民间熟语(谜语、谚语、俗语、歇后语);善于自创民间故事、山歌、情歌,并严谨地用书面字词忠实、准确地记录民间文学;善于讲述民间故事,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力丰富,有张力;善于针对不同听众,使用不同风格的语言;善于演唱各种民间歌谣。 


往期精彩:

老丁到咸丰在线给微友“摆龙门阵”,第一天竟和咸丰唐崖徒步队“逗”起来了~~

【老丁方言】黄天玫的土家语敬酒歌~让你耳目一新!

【乡愁】《我的端阳节》一位咸丰本土作家的端午情怀!

方言龙门阵|宣恩县残疾人电商培训班办到咸丰来哒!

挖掘咸丰精彩          服务百姓生活

温馨提示您

咸丰在线门户网站、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万人,咸丰在线微信矩阵用户累计超过9万人,日均pv流量已超过5万人。向咸丰在线微信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获取相关信息:

输入“拼车”进入咸丰拼车网

输入“人才”进入咸丰人才网

输入“房屋”进入咸丰房产网

输入“爆料”可进入爆料发帖

输入“直播”进入咸丰微直播

输入“二手”进入咸丰二手网

输入“美女”进入咸丰美女秀

输入“外卖”进入咸丰外卖网

输入“抢购”微友福利捡耙和

输入“APP”下载咸丰在线APP



编辑:彪彪丨技术:超哥丨责任编辑:冉冉

各类信息即查即用、高效快速、便捷您的生活!

商务合作-视频航拍-活动策划

请联系:0718-6668881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