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有咸丰有特点、有意思的谚语和方言吗?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1/27 12:32:08
  • 来自:北京
  1. 4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今天所说的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方言的“女性称谓缺失”的现象,在咸丰话了有所表现,其实也是一个古代语言特征的遗留。比如,咸丰话里有称呼外祖父母为“大ga”和“小ga”的现象。前面说了,“gaga”指外祖母,但单独一个“ga”是简称,却分不清男女,所以在前面加上一个“大”或“小”加以区分。汉代以前的称谓就是这样的,男女分不太清的,像现在如此细化的、很容易分出男女的亲属称谓是汉代以后逐渐发展出来的。这个过程中就有一段“女性称谓缺失”的过程。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1/27 12:36:53
  • 来自:北京
  1. 4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种“女性称谓缺失”的现象在湖南岳阳临湘一带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们称爸爸为大爸,叫妈妈为细爸;称叔叔和阿姨都叫细爷;祖父叫大爹,祖母叫细爹;哥哥姐姐都叫哥;弟弟妹妹都叫弟。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1/27 12:45:31
  • 来自:北京
  1. 4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还有咸丰话里有个词,叫“san den”,如果用类似的汉字大约是“嗓扽”或“嗓墩”,好像指柱下的石头基础,记忆中好像还有猪肉的后臀尖之类的(我记忆不确切了)。其实这也是一个古字,这个字应该写作“磉”,本意就是指“柱下石”。后面的字就应该是墩字。读白了音有点差异。在福建现在的丘陵地区有大量石质物品的称谓,在闽语中还称柱下石为“磉”。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1/27 12:52:38
  • 来自:北京
  1. 4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今天再说最后一个。对于“媳妇儿”这个词,咸丰人可能说出来外地人有点听不懂,我们说“媳妇”外地人听着有可能是自己的妻子,也有可能是儿子的妻子,而在咸丰人的发音里其实是多少有点区别的,是不是?为什么呢?其实也是古代的遗存,这里面,儿子的妻子不是“媳妇”而是“新妇”,这个可是很古很文的古代说法啊,就是“新来”的“妇人”,指的就是刚(或要)嫁进来的女人。这个“新妇”可能比“媳妇”的说法还要古老,娶新妇指的娶儿媳妇。我们的方言里叫白了,分不清这两个字了,但是音还是有所区别的。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4 16:23:17
  • 来自:北京
  1. 4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成都方言里有一些反应禁忌心理状态的词汇,包括讳音和讳字两种情况。如,“灰毛儿”,指豆腐。由于“腐”与“虎”同音而讳;“撑花儿”指“伞”,由于“伞”和“散”同音而讳;讳字的有,与“死”有关的,如称“死”为“断气”,“早死”为“夭寿”或“短阳寿”;称“棺材”为“枋子”或“八盒子”或“寿材”;制作棺材的木料成为“枋料”或“枋子料”;称死者去世的日子叫做“忌日”或者“忌辰”;为死者所穿的衣物为“寿衣”等等。
     咸丰话里有类似的“枋子”和“寿衣”这两个词,骂人称“短阳寿”其实本身也是一种忌讳的说法。这种类似的说法在中国的所有官话区里几乎都存在。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4 16:30:41
  • 来自:北京
  1. 4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如今仍保留在成都方言系统中且使用频率很高的“子”尾词,如“今年子”、“明年子”等均常见于湘方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方言词汇的相互渗透作用。
        但好像无法说明到底是谁传给谁的。咸丰不管怎么传都在这个路径上,所以我们也有这个说法。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4 16:42:06
  • 来自:北京
  1. 4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而我们咸丰话里,跟“今年子”和“明年子”类似的话,有一种带儿化音的说法,:“今儿”、“明儿”(咸丰话里还有发音“门儿”的)。四川成渝方言里有类似的说法。但是奇怪的是,在清朝以前,四川方言里几乎是不见“儿化音”的。有一种说法,这是满人在清朝统治时,在成都建立了“满城”,驻守了旗人,在民国之后,这种满城被拆除了,旗人在当地与汉人开始混居和通婚,甚至最后被同化得几乎找不到了,但他们从北方(尤其是北京和东北)带来了“儿话音”,当然对于北方的儿化音词汇是少多了,但至少残留了一部分。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4 16:47:27
  • 来自:北京
  1. 4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种情况正如这种说法的话,恩施人的比较多的“儿话音”的说法,可能也有这种情况,推想一下,在清朝,恩施不管是叫“施州”还是“施南”,很有可能有满人驻守(正规军军队),留下了比较多的“儿话音”。没有办法考证,这种带“儿化音”的现象是否以恩施某个地方为中心。回头考证一下恩施在以前是否驻扎过满人军队。反正我感觉恩施话里带儿话音的比较多。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4 17:04:12
  • 来自:北京
  1. 4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清史稿地理志》的《宜昌府.施南府》下咸丰县有:咸丰:简,府西南二百五十里。明为大田军民千户所,属施州卫。康熙时改设巡司。雍正六年(1728年)属恩施县。十三年置县(开始有咸丰县的名称),以唐崖、龙潭、金峒三司地益之。城内角楼山。
      看来在清雍正死的1738年前后,咸丰城(原来是有城的,去哪里不知道)内就有“角楼山”,应该就是我们现在叫的“高罗山”或“高乐山”。其本名应该是“角楼山”,那么山上应该有个“角楼”,不知是军用的还是观景用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叫成现在的名字了。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4 17:05:23
  • 来自:北京
  1. 5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错了,雍正十三年是1735年,也是他死的那一年。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4 17:17:21
  • 来自:北京
  1. 5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明王朝在西南土司地区(基本就是现土家族涵盖的地区,包括鄂西南、湘西还有黔和重庆部分地区)周围设立卫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在土司地区(现土家族地区)周围建立起军事防御包围圈。而在各土司内部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同时在所有的土司的中心腹地设立大田千户所,就地进行控制。所以有“而设大田,语八面环夷腹心之中,紧扼诸(土)司之吭,以通楚蜀要道。”,“大田虽弹丸之土,实拳泥而塞多孔”,“锁钥荆襄,屏翰重夔”等句。
——————————这是现在唐崖“楚蜀屏翰”和“荆南雄镇”的由来,也才说明了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4 17:23:36
  • 来自:北京
  1. 5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换句话说,至少在朱明王朝,大田千户所(应该就是唐崖土司)处在西南诸夷的“地理”的“腹心”或是“军事位置”的“腹心”,所以才有“八面环夷”,虽然小,位置非常重要,西是蜀,东是荆楚(或襄)。
     我多年就有个疑问,为什么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会有那么大气的牌坊和题词,现在好像才有个解释。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4 17:24:36
  • 来自:北京
  1. 5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这“蛮夷”我们是跑不掉了,正中心嘛!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13 22:51:54
  • 来自:北京
  1. 5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大概解释一下为何说是“荆南”,原来我对这个概念一直有所怀疑,到现在也没有查到直接的文字上的说法和记载。我猜一下啊,其实这个“荆”的概念在古代是很大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荆就是楚,楚就是荆,古代“荆州”并不单指现在的荆州,如“襄阳”曾就就被称为过“荆州”。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13 22:57:44
  • 来自:北京
  1. 5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而根据《史记.货值传》说法:“淮(河)以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是为三楚也。”也就是说今天的湖南大部分地区被称为南楚,或者楚之南,也叫荆南。我们咸丰和湖南毗邻,大约也是古代荆南的范围之内。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13 23:01:22
  • 来自:北京
  1. 5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最直接的证据指向“荆南”一词的,大约是清后期到民国,恩施先后用过“施南府”和“荆南道”的名称。但这个“荆南道”何来,不知道。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13 23:15:37
  • 来自:北京
  1. 5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隋朝时,我们恩施地区地广人希,到什么程度呢?当时的清江郡统盐水、巴山(今长阳、五峰)、清江(今恩施、利川)、开夷(今咸丰、来凤)、建始五县,只有户二千六百五十。按平均每户五人计算,每个县平均只有2650人。但同时也说明,在隋朝时,我们这个地区并不是“蛮夷”之地,是“郡”治,至少有户籍,人口都是在编的,需要交纳赋税承担徭役。蛮夷都是没有户籍的,几乎都不用交赋税。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15 21:39:56
  • 来自:北京
  1. 5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自说自话,快没得说的了。那就说一个:茶叶汤。
其实广西有个瑶族的地区,还搞了个节日,好像是就叫什么“茶叶汤节”,跟我们比,就是可以放的配料多,多多了,什么都可以往里放,主要是点心类的。
   其实,我猜测是唐宋饮茶的遗风。在晚唐以前,人们都不叫“喝”茶,都是把茶“煮”来饮,这个阶段叫“煮茶”。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定要放盐,当然要有茶叶,还有放姜的,甚至有放很多的中药的。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的“姜茶”多半是防感冒的,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煮茶法饮茶的遗存。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15 22:48:54
  • 来自:北京
  1. 5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在恩施地区还有个佐证,就是恩施的“玉露”茶,采用的就是唐朝的“蒸青”工艺。原因我认为恩施地区天高皇帝远,偏远的地区交通不发达,旧有的习俗可能保存的时间比其他交通发达的地区更长一些。
   
  • 青龙山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2/17 21:29:47
  • 来自:北京
  1. 6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像到现在说的一些东西,有点偏离我最先发的帖子的意思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回应。
   那就说一个事,今天老姐给我打电话,用的是普通话,我回应的是咸丰话,后来她先笑场了,说姐夫笑我们家人在一起时,他们有时说普通话,而我基本是说和家里人说家乡话,就是想试试看故意跟我说普通话,看我会不会也跟到说普通话。
    其实,也不是我这个人“土”和守旧。前些天,看了一个视频,老师说他坚持跟自己的孩子说家乡话,希望通过说家乡话,能给在外地长大的孩子“根”的感觉。尤其是在外地长大的孩子从小说普通话,将来长大会有一个“没有根”的感觉,通过会说方言,会让他们有“家乡”和“故乡”的情节。我感觉说得很对。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